您的位置:首页文化艺术 >文化活动
文化活动

以民俗文化为支撑成就盘锦全域游

时间:2017-03-03来源: 浏览次数: 文字大小::  

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盘锦旅游市场一派繁荣:短短几天,来盘锦旅游过年的就达81.45万人次。这在三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改变,源自盘锦将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相结合,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项目。插秧节、稻草艺术节、冰凌穿越、开海节、田庄台小吃……如今的盘锦,一年四季游人不断。游客们也不再仅仅是奔着红海滩而来,更多人是为了体验当地独特的传统民俗。民俗文化已经成为盘锦旅游的支撑,而旅游也成为民俗文化传承和推广的载体。

从单一的景观到“红海滩+

盘锦的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翻着番地上涨

位于辽河入海口的盘锦是退海之地,80%的面积为湿地。这里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红海滩和芦苇荡,孕育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为盘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在上世纪90年代,很多地方还拘囿于工业和农业发展时,盘锦已经着手搞起了旅游开发。

每年的8月至10月,是盘锦红海滩最美的时节,一批又一批的游客来这里观景、摄影。但11月以后,盘锦旅游市场便同北方很多地区一样陷入低迷期。

盘锦人开始意识到,做好旅游产业,不能仅靠湿地风光,要打动更多的人,留下更多的客,必须突破季节这个瓶颈。

为了改变淡旺季不均衡的发展现状,变浅层次的“观光游”为深度“度假游”,盘锦在“十二五”末期推出了“红海滩+”产品体系。

盘锦立足自然资源优势,挖掘文化资源,将红海滩和农业、工业、渔业、体育等结合,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旅游项目和产品。比如,将一年四季的农事活动打造成四大主题活动:春季的插秧节、夏季的稻田画、秋季的开镰节和冬季的稻草艺术节。

从一季游到四季游,从一景独芳到全域绽放,盘锦旅游产业厚积薄发、红红火火。“十二五”期间,盘锦旅游产业接待人数增长144%,旅游收入增长262%。旅游业已成为盘锦市战略性支柱产业。去年,盘锦还成为辽宁省唯一进入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的地级市。


文化支撑旅游,旅游拉动文化

独特民俗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实现双赢

盘锦全域旅游热度高涨,从表面看,这是旅游项目和活动带来的直接效益,但深究其背后的原因,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无疑是盘锦旅游获得长线发展的重要支撑。“红海滩+”产品体系中,无论是工业、农业抑或其他,挖掘的都是民俗文化。

近年来,在盘锦文化部门的不断挖掘、整理下,当地地域文化更加清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据介绍,当地的亮点文化主要有湿地文化、辽河文化、渔雁文化、帆船文化、渔猎文化、石油文化、稻作文化、知青文化、河蟹文化等,而这些文化恰恰支撑起盘锦新的旅游框架。

红海滩是盘锦湿地文化的典型符号,也是盘锦最具标志性的地域文化符号,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极为重要的旅游资源。而稻作文化、河蟹文化亦是脱胎于这片广袤的湿地,与盘锦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盘锦依托一年四季的农事活动打造的四大主题活动,并非是对当地农业种植的简单介绍,而是对当地人生产方式的全方位展示。

盘锦市文管办主任、著名民俗专家杨洪琦告诉记者,田庄台镇的老商铺大多还恪守着古老的经营之道,这些老字号艺不外传,均为家庭作坊的经营模式。目前流传下来的有30余种小吃和名点,如老胡家烧鸡、刘家果子、宝发祥糕点、三合居烤羊腿、王把切糕、老于头手包饺、溢香园卤货等,还有仍然以旧法来酿造纯粮老酒的张记烧锅(凤桥酒厂)。这些传承了老手艺的老铺子,既保证了田庄台饮食经济的长盛不衰,也成为了盘锦地域饮食文化的特色代表。

目前,盘锦正通过挖掘当地传统聚落及建筑的独特性,提取传统聚落的总体布局和建筑特征符号,打造辽河口核心区的民宿建筑,规划辽河口的历史街区,从而丰富当地旅游产业的文化内涵,吸引更多的游客。

为了将民俗文化和旅游更好地融合在一起,盘锦还成立了品风旅游创意研究院,在挖掘、整理地域民俗文化的同时,形成自己独特的创意,打造更生动、更有吸引力的旅游项目。

具有文化内涵的景点才能打动人心

但整理、挖掘地域文化不能以迎合旅游为目的

“将文化纳入旅游之中,盘锦的做法并非首创。国内的景区,比如九寨沟、香格里拉、周庄、乌镇等,都是成功的先例。不过,盘锦在旅游方面所投入的精力、努力和取得的成绩,在省内乃至国内都具有样本意义和示范意义。”辽宁社会科学院资深研究员彭定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盘锦以文化为支撑发展旅游的做法予以了肯定。

最让彭定安感到欣慰的是,盘锦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能够自觉地发掘和整理地域文化,并对其进行提炼、归纳和总结,使其与旅游很好地结合。

立足于长远考虑,彭定安给盘锦提出了一些建议。他说,依托文化来发展旅游,的确会提升旅游的品位,但这一切都要在保护文化的前提下来做,不要因为开发旅游而破坏了当地的文化。其中,尤其要注意保留文化传统的原汁原味,无论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都要讲究地道。特别是对于当下盘锦正在筹备和建设的民宿建筑,他认为尤其要注重这一点,而且要尽可能多地回归自然、朴素,尽量做到简单、接地气。

彭定安还指出,将旅游与文化结合的同时,还要向游客进一步揭示它的内涵。他强调,旅游文化有经济、社会、文化三个效益,在发展旅游文化时,不要把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甚至看成唯一的,其实文化效益回过头来又是经济效益。

如何防止民俗文化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变味”?盘锦已经进行了探索。比如,28365-365打不开组织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25家田庄台小吃,成立田庄台小吃文化研究会,如果哪一家弄虚作假、不坚守传统的做法,将被强制“叫停”。